穿越迷雾之一——《经济学原理》

18 Mar 2019

书籍信息

参考: 《经济学原理》–豆瓣读书

1. 背景介绍

我是理科生,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经济学,从去年到现在为止,我已经看过三本经济学色书籍;基什特尼的《经济学通识课》,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只看了一小部分)和这本。

2. 比较

对于上述三本书,我觉得侧重点各不相同。《经济学通识课》真的是通识课,它对具体的经济学理论及其细节介绍得并不是非常详细,而是更侧重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也就是经济学各个流派的历史和演变,可以看做一本经济学通史。但是它非常强调经济学家的思考,侧重于:如何发现经济学规律,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学,经济学应该解决哪些问题这三个方面。对于刚入门的小白来说,是非常好的一本书,让你有继续研究经济学的渴望。《经济学》比较大而全,我只看了一小部分,基本是当做工具书来用的。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觉得综合了以上两本书的优点,既有很多议论性的概括和总结,有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很多具体的细节。

下面我具体讲一讲我到现在(大概看了三分之一)的一些心得

1. 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

在看完《经济学通识课》后,总感觉经济学家门的理论和现实世界是有些脱轨的。而曼昆则向我们讲述了两者的不同。对经济学家们来说,他们是科学家,是研究世界的,是回答“世界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而政策制定者们是改造世界的,是回答“世界应该怎么样的”这个问题。或者这样形容:经济学家都是政策制定者的幕僚和谋士,用来出谋划策,但政策制定者们用不用就不一定了,因为他们还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如在选举制度下,政策制定者们要考虑支持者们的倾向,要考虑民意与舆论,更重要的是,强大的利益集团和游说集团。

2.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吗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吗?是的。但是经济学也是一门难以实证的科学。

经济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经济学理论都是依靠系统、科学的方法得来的,一般的流程是:建立抽象模型,研究输入与输出,得到一般性的结论。从这个角度讲,经济学是非常科学的。
  2. 经济学难以实证。首先,经济学建立的是抽象的简单模型,这就意味着有很多复杂的实际情况被忽略了;其次,经济学无法被证实,他们往往只能从过往的经验中总结出理论来;比如说,超发货币与失业率的关系,经济学家只能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和逻辑推导中总结出理论来,而不能直接用超发货币的方式来研究对失业率的影响。用理工科的术语来讲,就是不能使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

3. 税务

政府收取的税务,到底是由谁承担的?比如假定电子产品的税率是10%,那这10%实际上是谁出的钱?制造商?还是买方?经济学家认为:税都是有弹性小的一方来承担的。什么叫弹性小,供不应求的时候,买方的弹性小,因为他没有更多的选择。把这个理论应用到其他产品上,你可以得到很多有意识的结论,这个就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