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三之三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正好赶上信息化的浪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讯变得越来越容易,普通人所能够接收到的资讯也越来越多:你可以轻易地在网上找到可以外语资源创建一个语言学习环境、你可以轻易在网上对各种商品比价和评论……。但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大量信息的涌入让人无所适从,大量的虚假信息流传,各种广告狂轰滥炸,我们不禁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
如何才能在在纷繁的海洋中找到真实有效的信息?
答案是:魔鬼式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信息加以甄别、总结和提炼,进而明辨是非。根据作者的话来说,魔鬼式思考就是因为“当今世界需要我们以更有效、更具创造力、更理智的方式来思考”,我们需要思考来解决自己的疑惑,分清事情的利弊。那么什么是魔鬼式思考,根据这本书我总结了以下几个要点:
-
数据是一切的基础
-
相关性与因果关系
-
放弃偏见
-
讲故事的好与坏
这四个要点正好对应我们生活中常犯的一些错误:胡说八道,乱赋因果,固执己见,以局部代替整体。
1. 数据是基础
我们所接触的信息是如此地巨大,要找出彼此之间的关系就需要仔细分析数据,所以,数据是一切的基础,所有脱离数据进行说教的都是空中阁楼
2. 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数据是真实的,但往往会有人利用数据来制造种种谬误,比如:统计学表明结婚的人更快乐,那么这种相关性是否能推导出结婚使人快乐这一结论?有没有可能是快乐的人更有可能结婚?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人利用这种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来作为因果关系去强调自己的结论,但是这种因果关系未必是正确的,可能只是一种错觉,更何况,很多相关性可能也是假的,比如数据的来源不够广泛,样本不够随机,这就又回到了第一个结论:数据是基础。只是挑选符合自己结论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3. 放弃偏见
现在网络上一提到女权,大家就要旗帜鲜明地战队,更何况还有各种地域歧视、阶级歧视。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固执的自我,它隐含了很多我们的习惯与观点,一旦遇到与之不合的观点和事实,要么就忽略,要么就打压,以便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们害怕说“自己不知道“,也害怕说”我错了”
4. 讲故事
翻开知乎,打头的往往是我有一个朋友,我有一个亲戚之类的回答,而且这些回答往往可以得到共鸣。是的,故事远比诗句更吸引人,如果故事里再加上一些诱导性的数据分析,那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完美的答案了。事实上,故事可能是虚假的,就算是真的,也要考虑各种偏差,比如绝大部分数据事例可能是正态分布的,而所引用的实例是在正态分布的两个端点,并无普遍性。但故事往往让人有一种代入感,更容易让人认同,因而会陷入自我认同的陷阱中。并且,讲故事靠的是修辞,而不是逻辑,即依靠巧言令色和各种情感渲染来说服别人,在《逻辑思维简易入门》中对修辞和逻辑的区分有介绍。所以,讲故事的未必不可信,但要说服别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讲一个故事。